Wednesday, 7 September 2011

一个半朋友的故事


题目
一个半朋友的故事
立意
通过两种朋友的性格来说明朋友的要义

内容重点

朋友有两种-‘一个朋友’和‘半个朋友’。




段落大意




第一段: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一生只交了一个半朋友。
第二段:他要儿子按照他说的去见他的一个半朋友,让儿子自然明白朋友的要义。
第三段: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“一个朋友”那里,对他说自己是个“朝廷要犯”,需要帮助。父亲的“一个朋友”的言为举止让儿子明白了: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,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,甚至不惜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,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。
第四段: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“半个朋友”那里,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。这“半个朋友”的言为举止让儿子明白了:在你患难时刻,那个能够明哲保身、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,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。
第五段:一个交友的真理是:你可以广交朋友,也不妨对朋友用心善待,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,因为给予和被给予是两码事。

第六段:人生遇到的人虽然很多,但能真正称为“一个朋友”和“半个朋友”的人只有几个。
好词好句
闯荡, 过江之鲫, 肝胆相照, 抱拳相求, 明哲保身, 落井下石, 告诫, 奢望根治


篇章的中心思想
 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各种不同个性的人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。当我们真心善待对方时,不能要求对方也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,因为我们对他和他对我们是两回事。如果苛求回报,跟朋友相处时就会耿耿于怀,不开心。我们要记得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,我们要大方宽容一些,怀着一颗能原谅的心与身边的人相处。这样我们富有意义的生活将会是温馨快乐的。



为什么要学习没用的东西?


题目
为什么要学习没用的东西?
立意
通过为何学习‘没用的东西’说明了现在觉得没有用的知识,将来有可能变为无尽的财富。

内容重点

学习‘没用的东西’的重要性




段落大意




第一段-第二段:学生抱怨为何要学习一些没用的东西。
第三段: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期待着上苍的指示。
第四段神吩咐牧民沿途要多拣拾一些鹅卵石,把它们放在马褡子里,第二天晚上,他们将会非常快乐,但也会非常后悔
第五段:牧民觉得非常失望,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,但神却叫他们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,他们觉得十分不屑。
第六段:他们忽然发现昨天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,竟然都变成了钻石,高兴极了,同时也后悔极了,后悔没有拣拾更多的鹅卵石。
第七段:我们现在觉得没有用的东西,将来有可能变成有价值的东西。
第八段:要好好学习,将来累积的知识会对你有好处的。所谓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,如果你没有好好的学习,那些知识有用时你会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努力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努力,一起来轻松地学习吧!


好词好句
殷切,毫无意义,书到用时方恨少,处在求知,书读万卷亦如此


篇章的中心思想
所谓“活到老学到老”,知识和学问是无止境的,但只要好好学习新的知识,珍惜学习的机会,那已足够了。最可惜的就是能学但选择不学,这种学习态度是错的。大家应该要好学不耻下问温故知新,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地进步。学习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如果停止学习的话,就会落伍了。学习如水滴石穿,要不断地寻求新观念、新方法。要记住,真正的学问,像其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一样,是不容易得到的,必须学习、钻研、思考,要每天把它累积起来,不断地进步。

短文(有篇章里的好词好句)
这是在学校的一节华文课。林老师正在耐心地对学生讲解一些课堂资料。突然,一只手举了起来。“老师,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呀?能不能学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呢?”小丽问道。
林老师停了下来。这些话她已经听得多了。她笑着回答:“这是个很好的问题,大家请听我说。各位同学,你们现在觉得没有用的东西,将来就可能变成无尽的财富。例如,有位农夫每天勤劳地种菜苗,几个月后,菜苗长大了,变成了肥美的蔬菜。这说明了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,和“种豆得豆,种瓜得瓜”的意思。有些学生常常感叹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,而那些处在求知的学生却觉得“书读万卷亦如此。你要做哪种人,由你自己决定。”
“知道了老师!我们都会一起努力的!”大家异口同声地说。林老师看着认真再学习的学生,笑了笑,心里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。



辛苦的假象


题目
辛苦的假象
立意
通过一些事情来说明辛苦的假象的缘故,坏处和怎样避免制造它。

内容重点

辛苦的假象的缘故、坏处;怎样不制造辛苦的假象




段落大意




1-3段:一件制造辛苦的假象的事情。(火车站之事)
4段:作者责骂他制造辛苦的假象。(火车站之事)
5-8段:另一件制造辛苦的假象的事情。(书桌之事)
9-10段:另一件制造辛苦的假象的事情。(裱画之事)
11段:准时交件的办法(暂停几天不接生意来赶工)
12:他们做不到的理由是“拖”。
13段:于是一拖,拖了一串,而且因为他们并没省事,于是便向人制造辛苦的假象。
14段:拖,应该是人的本性,它基本的原因是;这就是浪费时间的因素。
15段:做事时要先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,这样做事才有效率。
16-17段: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怎样在日理万机之外,还能照顾家庭的缘故。
18-19段:怎么样才不会制造辛苦的假象和不制造它的好处。
好词好句
乱了方寸、日理万机、进入轨道、而非事情本身



内容中心思想
做人要打起精神作事情,不要拖,不要懒;要积极得面对生活,积极地面对以挑战和任务。如果你做事慢吞吞的,拖了一串事情,最后只好赶工,敷衍塞责,例如把东西弄得粗制滥造,到头来虽然把事情勉强地应付了,但最终还是失败了。
治这个毛病,立即见效的办法是:到手就做!不要犹豫,因为犹豫己经浪费了时间。你也应该将所有的事一一条列出来,把它整理得井井有条。这样一来,你做事的效率将会明显地提高,你也不必再为“拖”而叹气了!

人物性格


         作文的对象
         制造辛苦的假象
         没把事情交待清楚
         粗心
         马虎
         家具公司的老板
         制造辛苦的假象
         假装气喘咻咻
         敷衍塞责
         懒惰
         裱画店
         制造辛苦的假象
         一个拖一个,拖了一串
         慢吞吞
         不会好好利用时间

朋友之间


题目
朋友之间
立意
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朋友之间的关怀与帮助和摩擦与不愉快。

内容重点

朋友之间的关怀与帮助和摩擦与不愉快。




段落大意




1段:(故事)两个朋友发生了摩擦,结果一个给另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人在沙子上写下: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。

2:(故事) 之后,挨巴掌的人不幸被淹,他的朋友救起了他,被救后,他拿起一把剑在石头上刻下: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。
3-4段:(故事)那个被打的人说出了他这么做的理由。
5段:朋友之间,难免会有些摩擦与不愉快。如果你没有原谅和宽容的心胸,朋友将会一个个的离去,到时候你就会感到后悔和孤独了。
6段:若我们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把朋友们的关怀永远地记在心里,把他们的过失忘掉,这样我们就能时时刻刻活在充满欢乐的环境中。
7段:一位哲人说出他对对待朋友的看法。
好词好句
磕磕碰碰、斤斤计较、难以释怀、睚眦必报、僵局、铭记

内容中心思想
做朋友的,应该怀着一颗能原谅的心和宽容的心胸,原谅朋友们的缺点,学习他们的优点。虽然时不时会为一件事而发生争执,但只要其中一个人主动地说一声:“对不起”,两人的关系就恢复了平常。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,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缺点。家人是永远的,朋友是暂时的;当你回想起小时候与朋友们在一起快乐的时光,相信你会更珍惜现在拥有的朋友。现在,就让我们展现出我们的宽容和大量,一起与朋友们快快乐乐地相处吧!

人物性格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挨打的人

         不斤斤计较-他懂得把不愉快的事情忘掉
         感恩- 他懂得把良好的事情永远记在心里
         另一个朋友
         冲动- 打了朋友
         后来就了朋友-有颗善良的心

短文(根据文章的好词好句而自己创作)
小丽刚刚加入了一所新学校。起初,大家看她长得美丽漂亮,以为她是个友善的孩子,于是都想跟她做朋友。但大家与她相处了不久后,发现她其实是个小气、斤斤计较 的孩子。小丽对朋友的小小过失就难以释怀,耿耿于怀。于是,大家渐渐离开了小丽。小丽变得非常孤独。有一天,老师进行游戏时,发现小丽孤独地坐在一边,于是走了过去,问个究竟。放学后,老师与小丽分析了她的优点和缺点,并且教她怎么改进。之后,小丽慢慢地变了。她学会了感恩和原谅,也学习变得宽容大量。大家见了,也回到了小丽的身边。小丽也把该忘记的忘掉,把该记得的铭记 在心里。从此以后,小丽在充满温情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。


Tuesday, 6 September 2011

《最后一束康乃馨》•艾禺


题 
《最后一束康乃馨》•艾禺
立意
通过这件事来说明人与人的互相帮助的精神
内容重点

大家要守望相助、互相帮忙、献出爱心




段落大意




1-4段:作者的妈妈要作者每年把花送给一位与她无关系的一位女士。作者不明白为何要送花给她。
第5段:作者觉得长辈不会变通。
6段:作者从琴姐那里听说送花是什么时候开始的。
7-9段:作者觉得花店不能吸引新的顾客是因为花店没有改革更新。
10段:作者觉得妈妈管理花店的技巧令他们很吃亏。
11-18段:作者在考虑要不要送花给丁素芬女士;琴姐显得有些惊慌和失措。
19-21段:作者决定去跟丁素芬女士说自己会送最后一次的康乃馨给她。
22段:琴姐扎的康乃馨非常漂亮。
23-25段:作者跑遍了整个新加坡,最后来到了丁素芬女士的家。
26-28段:一位老人开了门;作者很惊讶她没有很诧异,还对着她笑。
29-32段:作者发现那位老人的眼睛看不见。
33-37段:作者对丁素芬女士说自己是来送最后一次的康乃馨。
34-42段:作者恍然大悟-明白了事情的经过,发现那束花对丁素芬女士来说是那么的重要;作者也发现妈妈为何要这样做,也觉得自己很不了解妈妈。
43-46段:作者决定每天给丁素芬女士送康乃馨。
好词好句
执着、一流、仓皇失措、眷念、佝偻着背、白发斑斑


内容篇章中心思想
这篇文章说明了一束普通的康乃馨如何让一位妈妈坚持的活在世上,也说明了人与人的帮忙和鼓励的重要性。别人遇到困难时,一个小小的举动、小小的鼓励,便会使对方非常感激你。如果人人都有主动和乐于助人的精神,大家就会活在一个更美好、更充满关怀的环境里。

人物性格



        作者

     

         吝啬[起初]-不赞成母亲给顾客优待
         大方-决定每天给丁素芬女士送康乃馨
         作者的母亲
         善良-知道丁素芬女士的遭遇后,每年送花给她
         老土-不想将花店更新
         琴姐
         服从-听作者母亲的话
         紧张-作者起初不送花时
         丁素芬女士
         悲惨-女儿去世了
         坚强- 虽然双眼瞎了,也坚持活下去

思念总在分手后


题目
思念总在分手后
立意
通过一些事例来说明人们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自己曾经拥有的。

内容重点

当一个人经历了接近失去的经验,他就会学会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。




段落大意




1-3段:作者得知儿子发脾气。
4-6段:儿子边发脾气,边把事情的经过一一告诉了作者。
7-8段:奶奶说自己耳朵不好,儿子又发脾气了。
9段:作者觉得儿子恐惧之事棒极了。
10段:作者认为儿子回到家时,有一种特殊的欣喜,与紧张后突然放松的,那种大病一场的感觉。
11-14段:作者的经验-父亲在九岁那年过世了,接着房子也烧光了。
15-16段:作者现在的心情。
17-19段:作者回想起以前一位同事说的故事。
20-22段:当我们失去的时候,才懂得思念。失去的恐惧将会给一个人带来不少的好处,使他更会珍惜自己的人生。
好词好句
冻僵、火焰、无瞻蔽体、厄运


篇章中心思想
当一个人经历了一件事,产生了“失去的恐惧”时,他就会非常珍惜眼前自己目前拥有的这一切。所谓“身在福中不知福,人们总在失去后,才懂得怀念、思念。如果大家能拥有“失去的恐惧”,好好珍惜眼前的东西,而不等到失去之后才思念,那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充满温情和快乐。

人物性格

         作者
         了解儿子- 他也有同样的经验
         谅解- 儿子虽然没有礼貌,但作者没有骂他
         珍惜- 作者很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
         奶奶
         慈祥- 没有骂正在发脾气的孙子
         开心- 经常笑嘻嘻
         儿子
         爱发脾气
         珍惜- 自从他有了失去的恐惧后
         爱惜家人- 他才会那么担心



少年爱国者


题目
少年爱国者
立意
通过男孩的遭遇来说明对国家的忠心。
内容重点

大家要爱国,对国家要忠心和尊重。




段落大意




1段:男孩的遭遇和态度。
2段:男孩终于说出了他的经历,大家都可怜他,于是纷纷掏出钱来给他。
3段:男孩在想怎么用他拥有的那笔钱;这是那三个旅客,就渐渐喝多了酒,便大声地谈起了意大利不好之处。
4-6段:他们越讲越夸张,男孩非常生气,把钱都丢回给他们。
好词好句
衰弱、拉拢、雹子一般、露骨

内容篇章中心思想
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勇敢爱国的男孩的举动。他挺身而出,把国家列为第一,自己为第二。为了对得起自己国家的尊严,男孩不为了金钱而接受别人侮辱他的国家,而他献出了爱国的精神,不接受他们施舍的钱。这种爱国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。如果大家都能像男孩一样,我们的国家将会充满爱心与忠诚的精神。

人物性格
  男孩
        •爱国:他不为了钱而自己接受国家的侮辱。
        •勇敢:他把钱丢会给那三个人,并且严厉地警告他们。


        •三个旅客
        •虚假:虽然给了男孩钱,但侮辱他的国家。